2009/4/7

北極厚冰層面積歷史新低

更新日期:2009/04/08 04:0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全球氣候暖化又出現一項有力證據:最新數據顯示,北極厚冰層的面積已降至歷史新低。專家警告,北極海大面積的冰層越來越薄,年代也越來越短,可能在10年內消失殆盡,成為引發全球擔憂的問題。
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數據顯示,今年冬天北極圈的海冰面積為585萬平方英里,雖比2006年的最低紀錄多出28.2萬平方英里,卻仍是歷來第5低紀錄,也比1979年至2000年的平均面積少了27.8萬平方英里。
照這速度10年內恐融光
北極一帶的海冰層也愈來愈薄,相較於1981年至2000年之間較厚冰層比例平均達到三成,如今北極圈一帶只有一成的海冰形成時間達到2年以上。換言之,結冰時間較短且較薄的海冰以往約占70%,今年卻已上升至90%,這意味北極圈海冰的面積可能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來得少。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科學家梅爾指出,過去20年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層大幅縮減,近6年來更持續創下歷來最低的6次紀錄。由於較薄的海冰可能在夏季融化,他估計北極海在2020至2040年會成為「無冰區」,這種情況甚至可能提前在2013年降臨。
北極圈新形成的海冰通常會在春夏時融化,若能存在2年以上,即可成為關鍵的厚冰層。但過去2年因氣候暖化,大都是新且薄的結冰,尤其是今年冬天,厚冰層面積更降至歷史新低,只有37萬8000平方英里,比去年減少43%,減少的厚冰層約相當於德州大小。
另一端的南極也存在地球暖化造成冰雪融化的問題。美國地質調查所上週公布南極海岸詳細地圖,也發現冰層逐漸縮小且消失,更首度顯示南極半島西端的沃迪(Wordie)冰架已整個消失。

2009/4/6

墾丁珊瑚礁劣化 人為汙水是禍首

墾丁珊瑚礁劣化 興大研究:人為污水是禍首
更新日期:2009/04/06 15:51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花費十年長期觀測台灣墾丁珊瑚礁生態系,並且建立起全球第一座「珊瑚礁中觀生態池」系統,發現墾丁珊瑚礁生態系持續劣化,部份海域甚至被大型藻類及海葵覆蓋而死亡,罪魁禍首主要是人為染水中的「營養鹽」。
林幸助教授指出,珊瑚礁必需生長在水質潔淨、營養鹽濃度低、鹽度穩定、水淺、陽光充足和溫度適中的嚴苛條件下,可惜受到墾丁過度開發的人為影響,以及每年400萬的觀光人次,污水大量排入墾丁海域,其中遊客聚集的南灣、萬里桐等海域,是珊瑚礁優養化最嚴重的地區。
由於野外調查只能觀測到珊瑚礁劣化的結果,卻無法看到過程和影響原因,於是在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樊同雲博士的協助之下,林幸助教授著手建置全球第一座的「珊瑚礁中觀生態池」系統,歷時一年,終於重建出20年前人為活動較少時的墾丁南灣珊瑚礁生態系,並藉由操作實驗找出造成珊瑚礁劣化的主要因素。
林幸助為了模擬受營養鹽污染的墾丁海域,以每平方公尺加入5.5毫莫耳營養鹽的速率進行實驗,結果發現122天後,松藻大量繁殖,完全包覆住珊瑚進而導致死亡。同時,原本和珊瑚和平共存的海葵,受到營養鹽的影響,激發競爭效應,開始利用觸手攻擊珊瑚,珊瑚的處境更顯擔憂。林幸助利用實驗,重現15年來,墾丁珊瑚礁生態系的劣化歷程,結果令人觸目驚心。
除了污水的排入,墾丁珊瑚的浩劫還不止如此,人類過度捕食可以抑制藻類和海葵過多生長的魚類,導致生態失衡,使得藻類和海葵的生長不受控制。
林幸助說,全球珊瑚礁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衰敗最迅速的時刻,而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防止人為營養鹽的過量輸入,並且積極復育珊瑚礁和魚類。
中興大學表示,林幸助教授這項研究已獲國際海洋科學的頂尖期刊「湖泊學與海洋學」(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接受發表。

2009/4/2

全球暖化將令聖保羅淹水問題惡化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9/04/02 10:00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 1日專電)對每到夏天就經常遭受淹水之苦的聖保羅市民來說,實在很難想像比目前還壞的情況。但根據最新電腦模擬結果指出,全球暖化可能導致未來豪雨成災的問題加劇。
  巴西太空署(Inpe)與英格蘭瑞丁大學(Reading)合作,針對南美洲氣候變遷的影響進行模擬調查,結果指出,2070年至2100年南美大陸氣溫升高的預測,可能讓巴西東南部地區超過10厘米的下雨天數,每年再增加16天。
  巴西太空署氣象研究員馬連哥(Jose Marengo)說,平均一天之內下10厘米的雨水,屬極端氣象事件,若是發生在聖保羅這樣的大都市,十之八九會釀成水災
  過去40年來,因全球暖化令城市淹水問題日益惡化。據估計,聖保羅目前每年超過10厘米的下雨天數,已比歷年平均多出12天。再加上新的預測值,未來東南部每年下暴雨的天數預測可能長達1個月。
  研究小組的預測是假設南美洲大陸氣溫平均升高攝氏2度至3度。雖然只是初步模擬結果,足以讓各層級政府開始研究設立防治淹水的公共基礎架構。
 馬連哥和其他研究員使用英國政府氣象中心研發的南美洲氣候模式進行預測。他們交叉1960年以來在南美大陸觀測到的一系列氣象變化數據,包括很冷和很熱的夜晚天數,連下5天雨和連續幾天滴雨不下的天數等。
 研究小組的計畫是先試驗這組電腦模式能否真實反映所觀測到的氣象條件,然後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對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提出的兩種情況,預測南美洲未來的氣候:第一種情況是氣溫升高攝氏4度,第二種是升高2度至3度。
 總的來說,電腦模式算是通過測驗,但仍呈現少許問題。比方電腦指出,南美洲東南地區在過去40年,連續5天下雨的次數減少,但實際觀測的結果卻相反。
 研究小組現在將使用巴西電腦模式進行相同模擬調查,並交叉經濟數據,以預測每年多下12至30天豪雨,會減少多少工作時數,對經濟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980401

2009/3/29

台灣可望揭開灰面鵟鷹遷移路線

台灣4月底可望揭開灰面鵟鷹遷移路線全貌


更新日期:2009/03/29 13:52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9日電)農委會林務局表示,世界遷移鳥類研究對灰面鵟鷹遷移路線仍不清楚,與中央研究院及台灣猛禽研究會合作的「灰面鵟鷹遷移之衛星追蹤計畫」,4月底將為世界揭開其遷移路線全貌。
林務局指出,世界遷移鳥類研究對灰面鵟鷹遷移路線仍不清楚,數年前由日本率先進行灰面鵟鷹衛星追縱計畫,但因捉到是留滯在日本渡冬的族群,所以無法解開灰面鵟鷹的遷移路線全貌;台灣這次執行的計畫,有可能突破,揭開其神秘的遷疑路線全貌。
林務局說,灰面鵟鷹(Bustastur indicus)每年春、秋兩季過境台灣,通過數量約1萬5000至3萬5000隻,為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物種,同時也被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林務局並說,灰面鵟鷹的遷移路線僅限亞洲地區東南部,夏季在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俄羅斯烏蘇里江以東的南部,以及日本等地繁殖;秋季則向南遷徙至中國大陸華南、中南半島、菲律賓、婆羅洲、蘇拉威西及新幾內亞渡冬,少數在日本石垣島渡冬。
林務局說明,去年灰面鵟鷹總過境數量達4萬3516隻,創下20年來新高;猛禽研究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小如率領的研究團隊,去(2008)年10月在墾丁海角放飛3隻背著衛星發報器的灰面鵟鷹,其中一隻海角2號已順利回到台灣中部。
而海角2號是3隻鳥中遷移最短距離,最晚到菲律賓,卻最早北返的;去年10月12日於墾丁海角放飛,10月16日飛離墾丁,今年3月19日清晨飛離菲律賓,3月19日中午抵鵝鸞鼻,3月21日抵台灣中部,3月25日安全飛到浙江,計算飛越巴士海峽平均時速約43.5公里。
林務局預計,海角2號4月底前可返回繁殖地,屆時此計畫將為世界揭開灰面鵟鷹遷移路線全貌。
另最新位置也顯示,海角1號已在菲律賓馬尼拉附近,海角3號在菲律賓岷多洛島,2隻都繼續向北移動中,顯示已準備北返。980329

台灣海峽發現巨大海底沙漠

台灣海峽發現巨大海底沙漠
更新日期:2009/03/29 15:45
(中央社台北29日電)中國大陸科學家經實地考察並結合相關研究發現,台灣海峽海底存在總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蘊含數百兆立方公尺的巨大「海底沙漠」。
北京「京華時報」報導,廈門理工學院環境工程系石謙博士、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君元、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教授蔡愛智為主的研究小組,透過實地考察、觀察,發現位於台灣海峽中南部的台灣淺灘蘊藏豐富的沙資源。
中國「自然資源學報」3月號發表此一研究成果。
石謙表示,這片「海底沙漠」的沈積物由中細沙組成,其中含有數量較多的貝殼碎片、海灘岩以及玄武岩礫等。
石謙說,在水深30公尺以內的淺灘計算,沙漠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灘沙一直在巨大暴風浪和合成海流的作用下處於改造和運動狀態,淺灘上幾乎沒有或極少底棲生物,因此可稱為「海底沙漠」。
研究小組根據台灣淺灘的沙坡地貌、沈積物的分佈範圍,初步評估總沙量達數百億立方公尺。980329

2009/3/25

澎湖找尋古沉船計劃

找尋古沈船 臧振華:非常困難 需按部就班

中央廣播電台
更新日期:2009/03/25 19:36 林朝億


文建會4年前委託中研院探勘澎湖海域古沈船,但目前為止仍沒有進一步發現。不過,文建會主委黃碧端25日表示,台灣四面環海,文建會還是會持續支持這一個保存水下文物的工作;而這種探索文化的過程,本身也就是一項成果。
台灣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始於2005年澎湖馬公港疏浚時,疑似發現沈船文物。隨後文建會也委託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進行調查,並與法國馬賽水下考古中心簽署四年的合作行政協議。只不過勘查迄今,只有找到一些遺棄的古文物,而沒有發現古沈船。
不過,文建會也藉由這幾年找尋水下文物過程,於25日發表三項出版品,分別是「台法合作水下文化資產調查及人才培訓成果專輯」、「澎湖馬公商港疑似沉船遺址調查評估報告」,及由法國授權出版的「沉没的寶藏—汶萊古沉船發掘調查實錄」紀錄影片。
雖然這次沒有找到沈船,但是,負責調查的臧振華認為,從歷史文獻來看,台灣的西南以及澎湖海域,應該還有可能找得到沈船。不過,由於台灣才剛開始找尋水下文物,他也說明這個過程的艱辛。臧振華說:『汪洋大海,海底撈針。你要去發現古代人在海底所沈埋的或淹沒的這些東西,需要按部就班的去調查。另外有時候也許偶爾會有漁民的發現。所以一方面是要靠漁民的發現,一方面要靠按部就班的調查,才可以發現。這不像陸上一樣,海洋非常的困難。』
而文建會也展現政府支持找尋水下文物的政策。主委黃碧端說,找不到沈船,她沒有失望,因為所有文化探索的本身就是成果。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立國,文建會也會繼續支持這樣的水下文物保存工作。

2009/3/23

台灣首座深層海水研發基地民國100年完工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9/03/24 10:35


設在台東縣知本地區的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台東支庫,已經正式開工,預定民國100年2月完工,預期在啟用後可成為我國首座深層海水研發基地,帶動海洋生技及高科技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 (張南雄報導)
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台東支庫基地面積6.46公頃,為全新設施,總建設經費新台幣8億5千多萬元。未來的工作重點在利用深層海水進行高經濟價值魚介類的育種、優質種苗與藻類的培育及高機能性水產養殖產品、健康美容生技產品及溫控精緻農業技術等的研發。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指出,為了保育重要水產生物的遺傳資源,維護遺傳歧異度,以利發展水產高科技產業,強化我國漁業及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特別依據種原的生物特性、育種目標以及種原庫基地的區域環境與特色進行各分庫規劃,並考量分散風險,遺傳基因備份保存的需要而分別設立澎湖、鹿港、東港及台東支庫。

2009/3/19

機器魚偵測水汙染

機器魚 偵測水污染新利器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9/03/20 04:0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由英國科學家研發的全球第一批全自動機器魚將首度釋放到大海中,成為對抗水污染的最新利器。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這五條機器魚是由英國埃塞克斯大學華裔教授胡霍勝和他的機器人小組研製,胡霍勝希望明年底之前將這批機器魚放入海中,預定從西班牙北部希洪港出海。如果成功出擊,該團隊希望全球各地的河川、湖泊與海洋都能使用這種機器魚來偵測污染。
華裔學者胡霍勝領軍研發
這種機器魚長五十公分、高十五公分、寬十二公分,大小和鱒魚相似,有特殊傳感控制器和導航能力,可以像真魚般自行游動,在水中穿梭自如,而且不會彼此相撞,未來裝上小型化學偵測器後,便可在水中尋找諸如漏油的港口船隻與海底輸油管等有潛在危險的污染源,並繪製出即時3D港口地圖,標示出化學污染物的種類與位置。
機器魚造價每條約兩萬英鎊(約台幣九十七萬六千元),游動速度約每秒一公尺,電池續航力約八小時。當它們回岸充電時,就可透過Wi-Fi無線網路科技傳輸在海中蒐集到的資料。
這項歷時三年的研究是「淺灘計畫」(Shoal Projet)之一環,由歐盟執委會出資五十萬英鎊贊助、英國獨立工程及風險管理顧問公司「BMT集團」協力配合,目標是利用先進的方法來偵測及減少水污染。



偵測海洋污染新工具 英國研發機器魚將放生
更新日期:2009/03/20 00:50 蔡和穎

(法新社倫敦19日電) 英國科學家今天宣布,一群能偵測水污染的機器魚即將從西班牙海岸送入海中。
機器魚身長約1.5公尺,外型類似鯉魚,魚身裝有污染源偵測器,可偵測海水中的燃油或化學物。
5隻身價2萬英鎊的機器魚將從西班牙北部海港城市希洪(Gijon)市送入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這是國際工程諮商公司BMT Group和英國艾塞克斯大學(Essex University)研究人員一項為期3年的共同計畫一部份。
  艾塞克斯大學教授胡火生(Huosheng Hu)表示:「我們希望能藉機器魚防範毒物污染海洋,因為如果污染源沒有測出,無可置疑地,污染將越來越嚴重。」(譯者:蔡和穎)